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鄒族高山禮讚

天籟之聲 原鄉之舞

保留人文特色 呈現原住民藝術文化特質

  【曾子涵】為慶祝亞洲傳統月台灣傳統週,北德州暨歌林郡台商會特邀曾到歐美二十餘國表演的天籟藝坊鄒族原鄉文化藝術團,於五月十二日(週一)晚上七時三十分在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TD)Conference Center表演,節目內容包括小米祭和戰祭,以傳統音樂和服裝演出,保留鄒族人文特色,呈現原住民藝術文化特質。

  據天籟藝坊鄒族原鄉文化藝術團藝術總監兼製作人蔡素貞說,台灣原住民族群之一的鄒族,是一個重禮守法的氏族社會,長幼尊卑,行儀有序,社群實行長老制,部落主要事務均由各氏族長老研議後執行。生活以山林為依據,故其部落組織、社會價值、土地觀念、家屋建築、祭典儀式、和藝術表現等均與山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此次即將演出的『小米豐收祭』和『戰祭』乃鄒族的兩大傳統祭典。表演者以未經雕琢的高亢歌聲及自然優美的肢體動作,將莊嚴的儀式,以舞台劇的表現方式,把鄒族族人對天神和自然界的敬畏,及與大自然惡烈環境摶鬥的精神,完全的呈現在觀眾眼前。

  蔡素貞還說,該文化藝術團的成立是為宣揚鄒族傳統文化而設,團員均由嘉義阿里山鄉的鄒族族人所組成,此次參加演出的團員只有一位是小學教師,其餘的全以務農維生,團員的選擇與農作物的收割期有關,故並無固定的團員人數及表演者。每次都是應外界邀約演出時,依個案性質選擇團員,然後再作整合和舞台排練。

  據筆者越洋採訪得知此次參加演出的團員中有兩位六十七歲的長老,他們都是義務的歌唱和舞蹈指導。開始排練時,蔡素貞每週從台北開車到嘉義阿里山鄉替他們作舞台排練,把他們平常已跳得非常熟悉的舞步,用舞台藝術的表演方式作整體性的設計,將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精髓,與全人類一起分享。蔡總監說,鄒族原鄉文化藝術團的表演,呈現的是原住民族對大自然的尊重和族人的傳統文化及對宇宙天神的敬畏,傳達文化的意義大於歌舞表演。所以,她希望觀眾能從欣賞文化的深層角度來看他們的表演。

  鄒族原鄉文化藝術團曾於一九九八年九月隨李前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士作歐洲文化外交之旅,其間為慶祝教宗若望二世就職二十週年,應邀於梵帝崗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演出,並在巴黎、維也納和羅馬等地作巡迴表演。一九九九年五月受邀於台北藝術節演出『大地的禮讚』。二○○○年五月二十日,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時演出。二○○二年八月應美國華府富利爾亞洲藝術博物館,加拿大愛蒙頓族裔藝術節及美國各大城市之邀作精彩的表演。

  此次全美巡迴公演,將於五月一日從台灣出發,二十天內將到波士頓、底特律、芝加哥、愛荷華、達拉斯、奧克拉荷馬市等美國十個主要大城市作巡迴演出,十二日在達拉斯表演完後,下一站是奧克拉荷馬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