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以生為東方人為榮的-董修三醫師

  【曾子涵】出生屏東鄉下-枋寮,當過台大生化研究所助教。在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校區研讀醫學時,曾是該校園內唯一的華人。如今卻是華人發生車禍或因工受傷時,第一個想到的神經正骨科醫師。除此,「董修三」醫師樸實的外表,有著一顆欲為東方人立命的理想。

  曾研究生化及病理,目前是專業神經正骨科醫師的董修三說,神經正骨科的醫學理論是建構在「人體的一切皆由神經來控制,神經若有問題,傳導性即會發生問題,故具傳導作用的脊椎在人體內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而許多疾病不管是癌症或脊椎的問題,若是早期發現或事先做好預防的工作,都 有其痊癒的機會。他舉例說,如手運動量過多的廚師,會有手肘疼痛或肩胛骨疼痛等問題。長期維持一個固定坐姿的電腦程式設計師及打字員,則常會發生背部方面的問題。他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身體某部位長期的運動量過多,或長期的固定於某一坐姿,都會傷害到該部位及其附近部位的肌肉和神經。因此,早期找醫生做檢查,讓醫生利用肉眼觀察、觸診和斷層掃描等方法來診斷你的問題,並做早期的治療,才會有痊癒的希望。若一直拖到疼痛難忍才看醫生,則可能要花上好幾倍的時間治療或連治癒的希望都已接近渺茫。

  許多人把醫生當成萬能的,以為只要一生病看醫生就沒事,自認為醫生一定能治療好他的疾病。殊不知醫生也是人,而不是上帝。設若醫生如此萬能的話,世上又為何每天都有人因病而死?所以,預防與早期治療才是最萬全的方法。

  董醫師並提到,車禍受傷所衍生的後遺症很多。因此,發生車禍時,一旦發現頭頸部有受到撞擊,一定要到神經正骨科醫師作詳細的檢查,千萬別以為好像無疼痛的感覺就此算了。要知道,許多症狀在車禍當時,常因受害者受到過度驚嚇,暫時失去知覺,而未顯現出來。他也提到,因工受傷的員工在發生事故時,亦應即時看醫生,以免失去你應有的權益,及治癒的良機。董醫師又說,只要是車禍或在職受傷的患者,他會竭盡所能的替該病患向保險公司爭取到最高的權益。

  今天,每個人雖都聞癌色變。但一般人常患的腸癌,卻是可以因定期作腸鏡檢查而減少其發生癌症的機會。另婦女常患的子宮頸癌和乳癌亦都可藉由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透檢或自行檢查,而作到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達到其治癒的效果。

  在醫學領域內鑽研了近廿年的董醫師,從學校畢業到今天,未曾間斷每天閱讀專業醫學雜誌的習慣。他說,若非他有生化和病理研究的背景,那些雜誌對他而言,可就成了無字天書。他還說,閱讀那些專業性高的醫學雜誌,雖對他目前的專科無直接性的關係,但那些新的專業知識,對導向他有一個正確的醫學觀念,有其深遠的影響。

  在亞裔或華人的社團中,董醫師永遠持著他超然的立場,從不涉入任何派系的紛爭,亦不強出頭。他認為,一個人既抱持著服務的心態來服務社區,就應默默的付出,而不求任何的回報。而且,不要太戀棧於自己的位置,在位時,儘全力去做,做完後,即應功成身退的把棒子交予新人,好讓大家都有一個為社區服務的機會。

  他又說,我們都是因認為這個地方較我們原來居住的環境更為理想,更有發展性。所以才會離鄉背井,千里迢迢的來到美國當第一代移民。然而,就因為大家都來自於相同的文化、相同的國度。因此,更應有同舟共濟、唇齒相依的觀念。不僅應互相扶持,更應培養我們的下一代,進入美國主流社會。既然我們的膚色是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標記,生為東方人是你無法抹滅的事實,何不讓我們以它為榮,把『東方人』變成一個可讓後人感到無比驕傲的代名詞?董醫師不只一次的強調,我們應盡全力培育我們的華裔子孫,替他們斬荊除棘,替他們鋪好進入美國主流社會的路。相信以後,他們一定會感激我們為他們所做的一切努力。

沒有留言: